计算机硬件的简单学习
参考价值:已完结、无错误、但比较浅显,可作为参考教程使用。
计算机硬件总览
*总线:搭建在主板上,数据就是通过总线在各个“设备”之间传递。
冯·诺伊曼体系结构
冯·诺伊曼体系结构是现代计算机的基础,现在大多数计算机仍是基于冯·诺伊曼体系结构,只是做了一些改进而已。冯·诺伊曼也因此被称为“计算机之父”。
IT行业三大定律
摩尔定律:
当价格不变时,集成电路上的元器件大约每隔18~24个月便会增加一倍,性能也会增加一倍。
安迪·比尔定律:
当计算机硬件进行更新时,操作系统(软件)也会跟着更新。
ps:这也是为什么我们更换了我们的计算机后,我们并没有感到计算机更加流畅原因。因为操作系统也随着硬件的更新而更新了。
反摩尔定律:
一个IT公司如果今天卖出和18个月前同样多的、同样的商品,它的营业额减半。
ps:这三大定律其实更像是商业定律,IT行业迭代如此之快,某种意义上也是受了这三大定律的影响。毕竟,如果别的公司遵守这三大定律,而自己的公司不去追赶,早晚会被同行远远甩开。
中央处理器(CPU)
CPU是计算机的大脑。它从内存中获取指令,然后执行指令。
组成:
- 控制单元:从内存中接受指令,并向其他设备、组件发出指令
- 算术/逻辑单元:完成对数据的逻辑处理。
CPU的速度:CPU的速度用赫兹(Hz)表示,1Hz表示计算机每秒能发射一个电子脉冲(可以理解为高低电压电流,对于CPU来说就是‘0’‘1’信号),速度越快CPU在给定时间内执行的指令就越多。目前CPU的速度一般以千兆赫(GHz)作为常用单位。
双核CPU:
双核CPU实际上就是两个小CPU组成了一个大CPU,只不过一般把小CPU称为“核”。多核可以提高CPU的处理能力。
内存
比特(bit)和字节(byte)
计算机是一系列电路的集合,通过开和关来实现低电压电流(值为0)和高电压电流(值为1)。一个1或一个0存储为1个比特,比特也是计算机最小的存储单位。
字节是计算机的最基本存储单位,一个字节由8个连续的比特构成。
1千字节(KB)=1024字节(B)
1兆字节(MB)=1024千字节(KB)
1千兆字节(GB)=1024兆字节(MB)
1万亿兆字节(TB)=1024千兆字节(GB)
内存
内存的特点:
- 速度比硬盘快10倍以上,但比CPU慢的多的多。
- 只能缓存数据,断电数据就会被清除
CPU只在内存中处理数据
当需要CPU处理数据时,对应的数据会从硬盘中传递到内存中被CPU执行处理
CPU的运算速度比硬盘快的太多,如果在硬盘中处理数据会导致速度奇慢(硬盘太慢了),因此CPU在内存中处理数据
内存越大与计算机速度越快,但如果内存占有没有饱和,内存增大,计算机速度不会增快。
内存的意义:
相当于为电脑开了一个高速公路,解决了CPU在硬盘中处理数据过于缓慢的问题。
内存的每一个字节都对应一个唯一的地址。
存储设备
内存
速度快,短暂缓存数据,断电即消失
硬盘
速度慢,永久储存数据。
输入输出设备
输入设备
- 键盘
- 鼠标
输出设备
- 显示器
- 打印机
- 音箱
通信设备
用于联网
- 拨号调制解调器
- DSL(数字用户线)
- 电缆调制解调器
- 网络接口卡
- 无线网络